👉 新聞來源

📌 前言:社會再次被拉回 2013 年的記憶

還記得 2013 年紀錄片《十二夜》上映時,全台灣無數人淚崩嗎?
片中一幕幕收容所裡的狗狗,從期待被領養到無奈走向死亡,只因「安樂死收容制度」而消逝,成為台灣動保史上最令人心碎的一頁。

然而,最近卻傳出有團體再度倡議「恢復人道安樂死」作為控制流浪動物數量的方法,引發強烈爭議。

 

💔 為什麼會再度討論「安樂死」?

支持方認為:

  • 流浪動物過多,收容所資源有限。

  • 長期收容造成動物壓力與痛苦,安樂死是一種「人道選擇」。

  • 國際間也有以安樂死控制數量的案例。

反對方則指出:

  • 這只是「殺死問題」,不是「解決問題」。

  • 台灣已走過《十二夜》的悲傷,不應重蹈覆轍。

  • 應加強源頭管理(例如繁殖管制、飼主責任教育),而不是讓無辜生命消逝。

 

🔎 《十二夜》後,台灣的改變

在輿論與社會壓力下,台灣於 2017 年正式廢除了公立收容所的安樂死制度,這是亞洲首例。此舉被視為動保上的重大進步,也讓「以領養代替購買」成為全民共識。

如今安樂死議題再度被提出,讓許多人擔心《十二夜》的悲劇是否會重演。

 

📣 專家怎麼看?

  • 動保團體:呼籲政府應加強「源頭管理」與「TNR(捕捉、絕育、原地放養)」政策,而不是走回頭路。

  • 獸醫師:承認收容壓力確實存在,但主張應該從飼主責任與教育下手。

  • 一般飼主:多數受訪者表示「不能接受再次恢復安樂死」。

 

🐾 我們能做什麼?

其實,很多時候「一個小選擇」就能累積成巨大的改變:

  • 支持領養,減少購買繁殖犬貓。

  • 用行動支持動保,選擇環保、友善的寵物用品,讓毛孩生活更好。像是這款 蹦蹦跳 植萃環保貓砂-竹&艾草清新,採用天然植萃配方,不僅呵護貓咪,也更友善地球。

  • 參與志工或捐助,幫助減輕收容所壓力。

  • 推廣飼主責任:不棄養、不隨意繁殖,才是杜絕悲劇的根本之道。

 

推薦好物:

🔗 立即購買

 

❤️ 留下你的看法

「恢復安樂死」是必要之惡,還是殘酷的倒退?
你覺得該如何真正解決流浪動物問題?

👇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,讓更多人看見!